缙云县城新区大河B地块、西桥D地块改造项目,开工建设于2013年,经过长达5年多时间的建设,终于于2018年12月底通过验收。
房子造好了,户型都定了,正当一切工作都准备就绪,拆迁户满怀期待的等着抽签拿房的时候,安置分房工作又遇到了新问题。原来,2013年初,签订拆迁协议时,协议拆迁安置面积为13万平方米,经过6年时间的过渡,人口自然增长,到现在需要安置的面积估算就要达到14.3万平方米,原本的安置方案已远远不适用了。
为此,缙云县抽调了精干力量,组成了7个工作小组,先后5次,对原安置的726户,5630多人进行了走访,共征求了398条意见建议,并在“每人都有房可分、给予拆迁户一定选择空间、在政策范围允许利益最大化”的3个前提下,首次运用大数据分析法,在最终敲定了“鱼与熊掌兼得”的分房方案。
“现在我们拿到了房子了,多亏了拆迁办的同志,不辞辛苦为我们房子的事情,日夜劳累,我们很满意,真的很感谢他们”,拿到房号的郑阿姨开心地说道:“用电脑配对选号,我第一次见”。
“运用大数据模式进行配房,在我们缙云县商属首次,操作简单方便,再加上‘绝不落下一个安置对象、倡导凝聚一股邻里新风、必须纠正一批合同瑕疵、乘机化解一批历史问题、检验提升一套安置办法、借势锻造一支干部队伍’的‘六个一’要求是保障下,消除了群众的疑虑,使得我们整个安置房分配工作在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,让我们广大的拆迁户能够在春节前拿到房子,吃下定心丸”项目副总指挥麻晓华如是说。(浙江新闻客户端)
![]() |
![]() |